任元会
(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,100011,北京)
1 岁月峥嵘
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历史的新进程,在工程设计领域提出了很多新课题。1978年冬,国防工业系统电气设计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通州召开,会议气氛热烈,大家提出了诸多畅想。其中,我提出一项动议:为了设计技术发展,各设计院可以联合编写一本电气设计手册和一本电气设备手册。经讨论,会议通过了这项提议,并确定我院(中国航空设计院)和兵器第五设计院为设计手册主编单位,由参会的九个设计院共同编写,从此开启了手册的编写历程。
随后由我院技术科副科长王厚余负责组织编写工作,并确定任命徐永根为主编,手册定名为《工业配电设计手册》,于1983年完成,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。鉴于国家标准规范相继修订、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,1990年,作为院技术处处长的我和院总电气师李光涛组织了手册的修编,徐永根继续担任主编,于1994年完成了手册第二版。2002年,院总电气师丁杰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,组织了又一次的修订,动员我担任主编,于2005年完成了第三版,更名为《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》。2012年,电气总工丁杰审时度势,又组织了第四版的修订,请出刘屏周担任主编,强化了技术领域班子,将电压扩展到110kV,并将手册更名为《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》。
从策划到第四版的问世,历经38年;人海沧桑,时代巨变,祖国腾飞,技术进步;手册正跟随时代潮流前进,回顾历史,感慨殊多!三十多年推出的四个版本,正巧每隔十一年更新一版。我院作为主编单位,付出气力自不必说,但是回忆手册的编写过程,最难忘的是航天设计院的卞总(卞铠生)。他是手册的策划者之一,是参加四个版本编写人之一,也是一至四版的副主编,可谓是"四朝元老",可以称他为不是主编的"主编";他技术娴熟,文字功底扎实,主意多;在我的记忆中,三十多年来,他是对手册贡献最大的一个,历史理应记下一笔!
2 荆棘之路
33年来,手册受到全国同行的赞扬和广泛应用,此中艰辛却鲜为人知。回顾记忆中的几例往事,我不禁感慨万千。
首先是组织编写人的困难,我们要求参编者应具有较好的基础知识,较丰富的设计经验,良好的写作能力,这些也都得到了各参编单位的支持。但一到确定参编名单时,就为难了,说:“你们要求的人可是我院的技术骨干,是赖以承担设计任务的主力啊!”虽然经过协商丶催促,但是几个月都组织不成编写队伍,真让我着急呀!待编写人员确定后,他们又常常因忙于设计任务,不能按计划完成,我们不得不陷入催促-让步-修改计划-再催促的循环。我们认为手册虽然是二线任务,偶尔为一线设计任务让路是应该的,但也不能一让再让,也该有个度啊!我们只好请编写人再辛苦点,多利用些业余时间吧!编写人员回答说:“手上有设计任务,还在加班呀!”为了手册,编写人员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,付出了多少辛勤劳动,又有谁知道呢?曾有一编写者说:"编这本手册,要求高却收入低,加班多而且太辛苦,说实话,干一年的报酬还不及画几张图呢!"但是当手册完成后,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,成就感油然而生:"虽然收入不高,但是收获很大。通过编写,收集了不少技术信息,研究了很多技术课题,很值得。"我听了这些话,很为青年设计师的进步感到高兴。
此外,在编写中获取各种技术资料丶数据也面临了很多困难。比如在第二版编写时,为了取得配电变压器零序阻抗的系列数据,费了很多周折,我们找了多个单位,碰到了难以提供经费的困难,历经了一年多时间。虽然每走一步,都有艰辛;但是每前进一点,都有喜悦!艰难的征程,就是生活;努力奋进,就有成果。
3 如切如磋
为了对广大设计师和读者负责,力求减少差错,我们努力強化校审。比如在第四版的编写过程中,刘屏周主编组织了6名专家对稿件进行逐段逐字的校审和修改,历时达25天(每天7~8小时),对没有把握的内容,就再安排1~2位专家专门研究和分析,提出方案后再审。在这个过程中,刘主编出力最多,如电动机起动、负荷计算等课题交卞铠生负责,他又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和专家论证,得出的结论大大提高了手册质量;低压熔断器作过负荷保护的课题,刘主编和我等几人反复研究了IEC的有关文件,又找西门子等有关专家论证,历时一年才提出方案,现在想来,这样的认真态度也是少见的。
4 星火燎原
由于编写组的认真和努力,用心和诚心,这套手册受到全国众多设计院和大专院校、科研单位、建设单位、电工企业的人员的欢迎和赞赏,不少设计院电气设计师人手一册。2005年第三版问世,正值我国开展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的建立,很荣幸本手册被确定为注册电气工程师(供配电专业)考试大纲的6本参考书之一。第三版发行11年间,总共印刷了 14次,印数达8万册,这在设计手册中也是少见的。多年来,本手册在各种专业论文中得到广泛引用。很多设计师、老师、专家、电气工程师对手册提出了很多要求、建议、意见和希望,充满着对我们的关切、爱护和期盼。我们每次修订新版本,都从这些关心和热爱我们手册的人员中吸取了营养和有益的意见、建议,丰富和提高了手册内容,比如苏州的谢炜就是代表之一,我们不会忘记这些关怀手册的友好读者朋友们。
|